三峽是個充滿人文藝術的古鎮,而三峽老街更是全台灣現存最完整的老街。踏入三峽民權老街,好像進入時光隧道,復古、樸實的傳統式商業街屋建築,時光像是停留在五十前年的台灣。整齊乾淨的街道,一幢幢的紅磚拱廊建築、巴洛克式立面牌樓,訴說著昔日商業區街屋的繁華,無不令人眼睛為之一亮。
想看成群的古早味建築?想看巴洛克式的立面牌樓?來三峽老街就對了!走在相連不斷的紅磚拱廊外,看著一家家以自己姓氏為名稱的商號,這裡還保留著昔日的風華樣貌;賣涼水的、賣毛筆的、賣甜糕的,幾近消失的"甘仔店"可以讓你回味古早童玩的懷舊情趣。
難得有機會來到三峽,奢求能探索三峽祖師廟的奧妙,位於三峽街區中心的三峽祖師廟是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,草創於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,民國三十六年祖師廟因年久而斑駁失修,乃推舉李梅樹教授為重建工程的美術設計及工程指導,融合不同流派的匠師與當代藝術家作品風格,因而贏得「民間藝術殿堂」、「東方藝術殿堂」的美譽。
我們因坐輪椅,無法由前殿石階進入,廟方特別為我們開啟後門,走入三峽祖師廟,立刻就被它富麗堂皇、宗教藝術燦然齊備的殿堂所深深吸引。祖師廟以古法建造為「五門三殿式」的廟宇形制,從前殿的石階開始算起,地面、牆壁、柱子,都為石造,正殿五門皆為銅製,廟宇內的龍柱、花鳥柱工藝繁複精巧,每根柱子雕刻不同風貌,藝術成就極高。
在殿前恭拜祖師爺、擲杯、抽籤、拍照,當請廟方人士幫我們拍全體合照時,才被告知,原來在殿內是不可拍照的啊!
午餐在三峽祖師廟前小吃店品嚐經典美食,非常好吃。
到三峽不能忘的就是金牛角麵包囉!除了品嚐,也一定要購買的伴手裡啊!
真是充實的一天,當天剛好看護MULYA生日,晚餐請她到國父紀念館立德cafe83餐廳buffet吃到飽,慰勞她辛苦的照顧我,又有多人陪伴一起慶祝,使得她很感動。
隔一星期後,出門參加活動,由於MULYA生日時沒讓她吃到最愛的牛排,她也沒逛過台灣的夜市,一直很嚮往,於是,帶她去逛通化街夜市,請她吃比臉還大的大牛排,滿足她的慾望。